中外文化的不同怎样体现在门上的
作者:卡当小编
发表时间:2017-07-05
阅读量:
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大门一般都设在保护区的入口,那里是进入保护区的必经之地。一个豪华的大门,上面用一个标牌写上大大的名字,甚至还有某位领导的题名,如果要跨过这个门,还要交纳适当的费用,这就是中国各地自然保护区的门。我在荷兰看到的门却只是一个像下水道口一样的东西横在整个路面上,在旁边再立了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小心动物,后果自负!这就是他们的大门。没有名字,没有阻隔,只是为了防止动物的出入,对于人和车辆没有任何的作用。在一个观鸟亭前,我看到一处可以自动关闭的木门,这里没有任何的动力装置,泰州肯德基门厂门的设置非常简单,而且设计巧妙。其机械原理是将合页设成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当你打开后,门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关闭,为了保护门框,他们在门框上安装了一个橡胶垫,这样既可以减小对门的撞击,也可以增加门的闭合度。
在奥地利的山地上,人们要走过的门都是一个简单的像箭头一样的装置。这样的门,也是为了防止山上的牛随便的跑出保护区,但对于人也是没有任何阻拦作用。 由此我感觉到了,中国和欧洲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上,最主要的理念差别: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将人与保护区分割开来,以此来保护那里的资源不被人们掠夺。而欧洲是将牲畜与自然分离开来,不让牲畜破坏自然,而对于人并没有任何的要求,你可以随意的进入那里。当然你要遵守进入那里的规则,不然一旦被发现,将会处以非常严厉的惩罚以示警告。
全国免费热线:400-8812-815
电话:0519-86283080
传真:0519-86281669
网址:http://www.jskadang.com/
为您推荐